产品介绍
KCB 型齿轮油泵是用来输送在 200E(1500mpa.s)以下各种不含固体颗粒杂质的机械油、汽轮机油等有润滑性能及类似性质的其它介质,温度不高于 80℃。
KCB 型齿轮油泵属容积式泵。其的结构具有较强的自吸能力,输送物料时压力平稳, 无脉动,应用广泛,使用寿命长,,属节能产品。
KCB 系列齿轮油泵设有阀作为压力超载保护,阀的全回流压力为额定压力的 1.5 倍,用户实际工艺要求可在其范围内做适当调整。但不能作为溢流阀长期闭合,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溢流装置或旁通。
KCB 系列齿轮油泵广泛应用于、石油化工、发电、冶金、交通、制药、食等行业。
KCB 型齿轮泵
KCB SERIES OF GEAR PUMP
性能参数
Model |
Diametre Of suction &discharge pores |
Flow (l/min) |
Dischaige Pressure (Mpa) |
(NPSH)r (m) |
Effiiency (%) |
Motor |
||
KW |
Speed(r/min) |
Model |
||||||
KCB18.3 |
Φ18 |
18.3 |
1.45 |
5 |
44 |
1.5 |
1420 |
Y90L-4 |
KCB33.3 |
Φ18 |
33.3 |
1.45 |
5 |
44 |
2.2 |
1420 |
Y100L1-4 |
KCB55 |
Φ25 |
55 |
0.33 |
7 |
39 |
1.5 |
1420 |
Y90L-4 |
KCB83.3 |
Φ38 |
83.3 |
0.33 |
7 |
40 |
2.2 |
1420 |
Y100L1-4 |
KCB200 |
Φ50 |
200 |
0.33 |
5 |
41 |
4 |
1440 |
Y112M-4 |
KCB300 |
Φ70 |
300 |
0.36 |
4.5 |
42 |
5.5 |
960 |
Y132M2-6 |
KCB483.3 |
Φ70 |
483.3 |
0.36 |
5 |
43 |
11 |
1440 |
Y160M-4 |
KCB633 |
Φ100 |
633 |
0.28 |
6 |
43 |
11 |
970 |
Y100L-6 |
KCB960 |
Φ100 |
960 |
0.28 |
6.5 |
43 |
18.5 |
1470 |
Y180M-4 |
工作原理
该泵在泵体内装主、被动轮一对由电动机带动主动轮旋转,靠两齿轮相互啮合把泵体内的空间分为两个工作腔。见图一,A为吸入腔,B为排出腔。两齿轮转动,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,在吸入腔(A)就形成局部真空,液体被吸入。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腔(B)齿轮继续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排出,周而复始,形成高压液体经排出口排出。当齿轮不断的旋转A、B两侧就不断的吸油和排油。
泵头与电机采用弹性连接,组合装配在公共底座上。泵出均为水平连接,从电机端看,泵为顺时针旋转,左为吸入口,右为排出口。齿轮泵的输送量与转速成正比,与输送介质的粘度、稠度有直接的关系,根据客户需要输送酸、碱性化工原料时需改变泵体、齿轮和密封的材料,尤其是输送易燃易爆物如石油、苯、溶剂时应采用铜齿轮,因此客户选型订货时考虑以上因素。齿轮泵可以通过减速机、变频等手段调整转速,也可按用户要求改变联接方式如皮带传送、万向联接等
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
1、 型号说明
本型泵的型号是由代表泵种类和特征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以及流量、压力参数、安装形式等组成。型号示例:
2、 备注
性能参数值是在介质温度40℃,粘度40mm2/s工况下确定的。
3、 泵的主要结构及特性:
(1) 泵的主要结构
1) 本泵主要由泵体、齿轮、主动轴、被动轴、轴承套、前盖、后盖、阀及轴端密封等主要零部件组成。
2) 泵体、泵盖等零件材料选用高牌号的球墨铸铁。齿轮、主被动轴零件选用碳素结构铸钢制造,并经热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,轴承套选用高锡青铜或球墨铸铁,滑动轴承选用SF1三层复合轴承或粉末冶金含油轴承,KCB8以上采用耐高压滚动轴承。
3) 泵的阀采用差压式结构,并与泵体可以分体安装,不需要阀时可用盖板将泵体的阀孔封好。本型泵的阀属常闭式结构,泵的阀出厂试验时已调至标准状态(泵的开阀压力是泵大压力的1.5倍)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调整。
4) 泵与电动机的安装型式有两种:一般采用卧式安装型式;泵与电动机采用弹性连轴器联接,安装在铸铁底座上。需要时可改为立式安装型式,立式安装型式的泵与电动机采用直联方式,泵的下部设有固定盘,可用螺栓紧固在油箱盖板上。
5) 泵的轴端密封卧式油泵有两种:一般采用填料密封型式,也可按用户要求采用机械密封。立式油泵采用回流式橡胶油封型式。KCB8以上均采用机械密封型式。
6) 泵的进出油口采用标准法兰与管道联接,法兰为:平焊钢法兰GB/T9116-2000 1.0Mpa。
(2) 泵的主要特性
1) 结构简单紧凑,安装使用方便。
2) 具有良好的自吸性能,每次开泵前不须加入液体,使用特别方便。
3) 泵内零件的润滑是利用输送的液体自动进行的,故日常工作时无须另加润滑油进行保养。
4) 齿轮泵是容积式泵,它的压力决定于与它连接的管路系统的总阻力。
4、 安装和操作注意事项
(1) 泵的安装
1) 泵安装前应检查泵和电动机在运输中是否受到损坏,如电动机是否受潮,泵进出口的防尘盖是否损坏而使污物进入泵腔内部等。
2) 泵在搬运起吊时,不应使泵的伸出轴承担外力,以防泵轴弯曲。
3) 泵的底座应固定在牢固的地基上,拧紧四个地脚螺母找平泵座,以防产生震动影响泵的正常工作。
4) 泵轴和电机应安装同轴,可用铁皮调整泵与电机的中心高,用手转动连轴器应转动灵活,不得有过紧或轻重不均现象。
5) 泵的管道应设计有单独的支撑架,不得使管道的重量由泵来承担,这样容易造成泵体开裂或造成泵不能正常运转。
6) 管道安装完毕后,应用煤油、高压气体或其它方法将焊渣、积熘等造物清洗干净,不得存有硬质颗粒等物质,以防进入泵内卡住齿轮,造成泵或电动机的损坏。
7) 由于本泵属于容积式泵种,泵内齿轮、轴承套等配合间隙很小,且要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高,而且本泵的结构特性要求在有润滑性介质中才能正常工作,因此不适应对连有泵的管道作水压试验。如果要求作水压试验,务必在48小时内用机械油或泵输送介质将水置换出来,否则泵内零件产生锈蚀,造成泵的转动困难,卡死,甚至报废。
8) 油泵一般规定出厂油封期为5-6个月,超过该期限,安装前应向泵内注入清洁的润滑油或泵输送介质,并用手转动连轴器使泵内零件均匀润滑。
9) 泵的进出管的选择不得大于或小于泵规定口径,尤其是泵的进油管道不得有任何变小直径的部分所示。如果吸油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,请注意虑网的过流面积应不小于管道内径截面积的3倍,否则泵会产生振动、噪音和管道共鸣,影响泵的正常使用,降低泵的使用寿命。
10) 泵的进油管上,不得安装需压力启闭的单向止回阀。泵的排油管道上如需安装单向止回阀,在距泵出口相当吸油管道总长的1/2以外安装,如果安装位置限制,可在泵与单向止回阀之间加装放气装置,否则会造成泵吸不上油的现象。
11) 泵的规定压力值是指泵的出口压力,因此压力表的取压点应设在相当管道直径的五倍位置上,在此范围内管道上不得有变径部位或安装其它元件。否则,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值,不等于泵的实际工作压力,长期得不到更正会造成泵内轴承和电动机超载运行而损坏。
12) 泵自身配带的阀是常闭型,只是对使用过程中因故障短时超载对泵尤其是电动机起保护作用,不能用此阀调节工作流量和稳定油泵的压力之用,时请在泵管道上另行设计、安装溢流阀来调节泵的工作压力
(2) 操作注意事项
1) 泵初次开机应注意检查一下项目:
a、 进出管路上的阀门是否开启
b、 泵的转向是否正确(从电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),特别指出的除外
c、 注意泵的出口压力表是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
d、 注意泵在运转中有无不正常的噪音和过热现象
2) 泵输送介质粘度偏大时,会产生震动、噪音和间断声,应及时对介质进行回流或加温降低粘度,否则会对泵的轴承以及管道系统的其它元件造成损坏,尤其是冬季要特别注意。
3) 泵停机后,首先切断电源,然后关闭进排出管道上的阀门,以避免开动另一油泵时对本泵造成一些影响。
5、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
故障表现 |
产生原因 |
排除方法 |
不排油或排油量少 |
1、 旋转方向不对 2、 进、排出管上的阀门未打开 3、 吸油管道各连接面漏气 4、 吸入高度超过规定值 5、 液体温度低,而使介质粘度增大 6、 如上4-(1)-10)原因 7、 阀启动后没回复原位 |
1、 更正旋转方向 2、 打开阀门 3、 检查并重新安装 4、 提高油面,或降低泵的高度 5、 对介质进行加入,降低介质粘度 6、 按上4-(1)-10)要求调整 7、 拆下阀,重新清洗后装上 |
异常振动和噪音 |
1、 泵与电动机安装不同轴 2、 吸入管道或过滤器堵塞 3、 吸入管道直径小于规定口径或在吸油管道上有变径的部位 4、 吸油管道及各连接面漏气 5、 排油管道堵塞使压力升高,超过规定值 6、 泵的底座安装不稳定,有震动 |
1、 按上4-(1)-4)调整安装 2、 清理堵塞物 3、 按上4-(1)-9)调整安装 4、 检查并重新安装 5、 检查排油管道堵塞物,降低泵排出阻力。无法降低时,需经生产厂商同意,提高电机功率或更换压力高的泵。 6、 检查泵座安装情况,重新找平垫好紧固 |
电动机功率过载 |
1、 泵的实际工作压力超过规定值 2、 泵内卡住硬质颗粒 3、 排出阀门关闭或开启不到位 4、 液体温度低,而使粘度增大 5、 齿轮与轴承套严重磨损或咬死 6、 介质温度高(120℃)而使齿轮与轴承套间隙变小 |
1、 设法降低出口管道阻力,或更换工作压力高的泵 2、 用手转动连轴器,检查异物并 3、 打开阀门 4、 提高介质温度,使粘度降低 5、 更换齿轮及轴承套 6、 拆下泵的前盖加入0.08-0.15mm的耐油纸垫,以增大端面间隙 |